重慶深山中的“蒙古村”:村民自稱成吉思汗後裔
原標題:彭水深山中有個 蒙古村
馬背上長大,喝著馬奶酒,吃著手扒羊肉,在一碧千裡的草原上策馬奔騰 提到蒙古族,我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應該是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這樣的畫面。但你6鏡頭行車紀錄器或許不知道,在重慶彭水的深山中,卻有著一個 蒙古村 ,他們男耕女織,在這裡生活瞭數百年時間,卻又保留部分祖先留下的習俗。
近年來,當地政府希望依托 蒙古村 特色,利用崇山峻嶺的地理條件與草原遊牧民族文化習俗的反差打造出一個獨特的鄉村旅遊景點。或許在不久後,我們就能在這裡領略到大山深處的蒙古部族獨具一格的風俗和文化。
傳說
元滅皇室子孫逃亡於此
村民自稱成吉思汗的後代
本是元朝帝王傢,洪軍追散入川涯。綠楊岸上各分手,鳳柳橋頭插柳椏 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七,彭水縣鹿鳴鄉向傢村的村民們都會聚在一起,大聲地朗誦這樣的詩句,用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一個重慶深山中的村落,和 元朝 、 帝王 有什麼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關系? 我們全村都是蒙古族,追根溯源還是成吉思汗的後人。 村民張宏介紹說,根據當地縣志和相關傳說、史料匯總還原,大致記載瞭這個村落的歷史來由:
相傳1368年,朱元璋的軍隊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統治後,元朝末任皇帝妥歡帖睦爾的八位兄弟被驅散後逃難,沿途易族改姓,匿名偷生,其中五人逃到四川。
1374年,明太祖派重兵入川,打敗瞭五兄弟集結的殘餘勢力,為謀生路,五人不得已分散逃跑各奔一方,臨別時吟詩8句作為紀念。數百年後,其中一支後裔居住在現重慶奉節附近,傳人譚啟鸞還成為明朝川湖總督屬下武官。1648年明朝覆滅後,譚啟鸞不願降清,逃至彭水下塘口,被當地一張姓人傢收留在此隱居,並攀親成為張傢姑爺,從張姓,改名攀貴。張攀貴後育有3子,長子姓張,其餘兩子姓譚,並搬遷到鹿鳴向傢壩定居。
從此,他的後人便姓張、譚二姓,共用同一宗祠與傢譜。而當年元朝皇室8兄弟臨別時的詩句,也作為祖訓代代相傳。村民們在每年農歷三月都會過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蘇魯定節 ,直至文革前中斷,近年來又逐漸恢復。
張宏說,也有專傢對這個傳說的細節有所質疑,理由是據《元史》記載,元順帝為元明宗長子,而明宗隻有二子,所以帝王八兄弟之說無依據。但專傢普遍認為,蒙語漢譯多以 八 字開頭,所以八很可能不是實指,而是蒙古子孫流入四川後,為紀念祖先按漢語具化而來。
習俗
祠堂、傢譜保留蒙古族痕跡
數百年張、譚二姓互不通婚
淺秋山堡似無數個大小饅頭密佈,丘陵之間是一片開闊窪地,一畝畝秧田隨風飄動 向傢村距彭水縣城約兩小時車程,進入村口,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幅山村田園景色。
這裡曾有射箭場、跑馬場。 該村村支部書記張遠權說,聽祖輩們口口相傳,村口那塊數千平方米的平地,就是蒙古族人當年練習騎射的場地。騎射場由點將臺、馬槽、跑馬場、箭池等組成,早年間農閑時同族人還會聚集在此,訓練騎射。
村裡還有一座八角廟遺址,張遠權稱,此廟原來規模很大,供有一匹泥塑白馬,村裡同族人每年都要到廟裡祭祀。當地人認為,蒙古族中供奉白馬的才是真正的皇族,這也是他們認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人的證據之一。
此外,這裡還曾有張、譚兩傢共用的祠堂,祠堂內的石凳、水缸、灶頭等用具均做成八面、八方或八角形狀,房屋結構也保留瞭 沙帽頂 ,大致和蒙古包的樣式相仿。可惜的是,祠堂遺址也大部被損毀,隻留下一兩個刻有蒙古文字的石臺可以依稀辨認。
因是同宗,祖宗要求張、譚兩姓不通婚。 張遠權稱,這或許是當地保留得最好的習俗,數百年來無人打破禁忌,無論娶的媳婦或找的女婿,都來自外姓。
寄望
搭蒙古包,恢復跑馬場與宗祠
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景點
我們希望把傳統的文化習俗重新發揚光大。 張宏介紹說,幾年來,多位專傢及內蒙古相關機構都曾來這裡進行考察和研究。今年8月24日,內蒙古電視臺 草原之聲 欄目又前來拍攝瞭專題節目。更重要的是,村裡1500人的身份證上,都註明瞭他們蒙古族的身份。這讓大傢更加堅定瞭恢復傳統習俗的決心。
鹿鳴鄉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向傢村周邊旅遊資源豐富,除 蒙古村 人文特色外,還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除有植被豐富的丘陵山體和水質清澈、風景秀麗的喻傢河,還有落水孔、涼水洞、出水洞等10個天然溶洞,一旦進行開發,潛力巨大。
他們計劃,在向傢村恢復蒙古式的跑馬場、箭池以及修復張、譚兩傢的祠堂。同時,在這裡搭建蒙古包,打造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為此,鄉政府希望得到更多支持,也歡迎民營企業進駐開發。
- 全車行車紀錄器 豪美科技【mobile01推薦】網友分享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安裝無死角
- 三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 豪美科技【汽車雜誌評選】三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實錄分享~超清晰~開車必備@1@
- 四鏡頭行車記錄器 豪美科技【專家分享】行車紀錄無死角四鏡頭360度行車紀錄器推薦~@1@